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数字见证服务破局 打造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标杆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2-28 10:55:48
浏览量:
字体:大中小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暨科技成果大赛上,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全国数百家交易中心中脱颖而出,获评为“2024年度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级)”,是我省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交易中心。这不仅是对南昌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肯定,更意味着南昌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朝着全国领先水平迈出了关键一步。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有着涉及交易面广、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等特点,历来是廉政风险集中的重点领域,传统的开评标环节依赖人工见证,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监管难等问题。

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陈雷:“以前专门靠人,像我们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的时候一天有20多个项目,一个人用眼睛去看20多块屏。你不知道专家说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进行一些违规的(行为)。”

如何破解这一困局?2023年,南昌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为契机,提出打造“数字见证”新模式。经过探索,全省首创的“1+8+4”综合数字见证服务平台应运而生,通过搭建1个数据中心、提供8大服务、构建4类全方位见证体系,创新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引入智能语音、语音转写、人脸识别及轨迹分析技术,全方位构建场内不良行为自动预警体系,实时动态监测招投标行为,与各行业及纪检等部门共享线索数据,有力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确保交易高效透明、合法合规,实现交易全过程可视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管全面向数智化转型。

如今,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见证大厅里,巨型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交易数据,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可以调取任一项目的音视频记录、操作日志和电子档案。这正是平台核心功能“交易全流程数字档案”的应用场景。

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陈雷:“现在我们通过系统,以系统盯人,实时对多个项目,从前期的交易入场到后期的合同签订,全过程地监管,通过智能语音、轨迹分析,能够同时对所有开标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假如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有倾向性的言论、敏感词汇,系统会自动预警。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服务端。2023年11月,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入驻红谷滩区九龙湖南昌市民中心,除了在新办公场所拓宽了物理空间,还引入了虚拟主持人开标、不见面开标等数字化新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场地管理向“智管”迈进,开启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新篇章。刘雨雯是一家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以前传统的开标会,代理机构需要派出多名工作人员,来组织开标现场的主持、整理、记录等繁琐的开标工作,时间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江西国政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雨雯:“变化非常大,(使用)不见面开标系统,投标人不用来现场,虚拟主持人线上主持开标会议。数字化的整个流程也更加公开透明,让我们整个代理工作更加放心。”

目前,开标环节由虚拟数字人代替招标代理主持,开标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为15分钟,评标专家抽取改为线上自动抽取,效率提升90%。2024年, 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额达575.93亿元 ,截至2025年1月9日,已完成3613个项目的数字见证。数字见证后,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场内违规行为显著减少。目前,公共资源交易“南昌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市发改委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科长李季:“这两年,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管理方面,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使我们市在全省数字见证、智慧监管、智慧运管等方面处于先列水平。省发改委在智能化辅助评标系统建设,让我们交易中心做试点工作,对我们综合数字见证系统建设,也在全省推广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总结 、推介它的招投标数智化经验。”

从赣江之滨到全国舞台,南昌用一场静悄悄的数字革命,书写了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精彩答卷。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当阳光照进交易的每个角落,公平与效率的协奏曲必将奏响更加动人的乐章。

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陈雷:“下一步,我们会结合今年的全省试点项目,智慧交易辅助系统,我们会深度融合DeepSeek,到我们这个智慧辅助交易系统里,更好地通过AI人工智能赋能招投标,尤其是评标环节,让我们整个招投标,更加高效、精准、公开、阳光。”
- 分享
-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